【上海】世卫组织:2000年至2015年间 全球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五岁
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五个国家是日本、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和西班牙。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6.8岁,为全球女性长寿之最。瑞士男性的预期寿命达到81.3岁,在各国男性群体中最长寿。
(联合国综合电)世界卫生组织新报告说,在2000年至2015年间,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五岁,达到71.4岁。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快增幅,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别依然较大。
世卫组织19日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世界卫生统计2016: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健康状况》罗列了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内容涉及死亡率、疾病和卫生系统指标、全球主要疾病负担等方面。
该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在人均预期寿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联合国发言人杜加里克说,这一进展扭转了上世纪90年代人均预期寿命出现倒退的局面。当时,非洲因爱之病流行而导致当地人均预期寿命下滑。
基于全球平均数据,2015年出生的儿童预期寿命为71.4岁,其中女孩为73.8岁,男孩为69.1岁。但杜加里克说,儿童的预期寿命前景取决于他(她)在哪里出生。
该报告显示,在29个高收入国家出生的新生儿,其平均预期寿命达80岁或以上;而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22个国家里,新生儿的预期寿命不到60岁。
非洲人均预期寿命增幅最大
据统计,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五个国家是日本、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和西班牙。排名垫底的则分别是塞拉利昂、安哥拉、中非共和国、乍得和科特迪瓦。
报告指出,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6.8岁,为全球女性长寿之最。瑞士男性的预期寿命达到81.3岁,在各国男性群体中最长寿。塞拉利昂的男女预期寿命均为全球最低,女性50.8岁,男性49.3岁。
预期寿命的最大增幅出现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当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9.4岁,达到60岁。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儿童生存得到改善,疟疾控制取得进步,以及用来抵御爱之病病毒的抗逆转录药物更加普及。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在减少因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所造成的不必要痛苦和过早死亡方面,全球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这些进展还不够均衡。
她表示:“支持各国以强有力的初级保健为基础向全民健康覆盖迈进,这是我们为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而能够采取的最佳之举。”
上海企业宣传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