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枪击案凸显美国反恐漏洞
奥兰多
枪击案
美国联调局自2013年以来,曾两度约谈枪手奥马尔,但都因证据不足不得不放人。这显示,即使美国执法单位发现潜在的恐怖嫌犯,也往往因证据、资源或协调不足,而无法继续调查。
(华盛顿彭博电)美国佛州奥兰多市枪击案的发生凸显了执法当局的反恐防线出现漏洞,美国联邦调查局自2013年以来,曾两度约谈该名行凶枪手,但都因证据不足不得不放人。
枪手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星期天凌晨闯入奥兰多市中心一家同性恋夜店扫射,造成百人伤亡,这是美国30年来伤亡最严重的枪击事件。
美国联邦调查局奥兰多办事处的负责探员霍普星期天向媒体透露,该局曾于2013年和2014年约谈枪手奥马尔。“这些面谈都没有收获,所以调查工作无法继续。”
奥马尔的例子显示,即使美国执法单位发现潜在的恐怖嫌犯,也往往因证据、资源或协调不足,而无法继续调查。联邦调查局前执行副主任亨利受访时说:“执法过程中需要监视数百人,进入他们的雷达探测区的人数以千计……根本无法什么都防着。”
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成员彼得金表示:“这犹如海底捞针,联邦调查局没有足够人员紧盯每个人。”
此次枪击案其中一个未获解答的问题是,联邦调查局在面谈奥马尔之后,是否曾知会佛州地方警察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彼得金说:“希望联邦调查局与地方警察分享了这个信息,否则这确实是个问题。”彼得金指出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恐怖爆炸案的干案者在行凶前就被联邦调查局盯上,可是后来却不了了之,联邦调查局也没知会地方执法单位,结果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
以美国为首的盟军虽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地面战中频频逼退伊国组织,但却难以制止对方通过资讯科技跨国界散布激进思想,吸引追随者。
美国资深国家安全官员多年前已警告,自我激进化者可能发动“独狼式”恐怖袭击。情报人员和执法人员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赶在受极端思想洗脑的人发难之前,将他们揪出来。
美国国务院前反恐协调员本杰明说:“一个人从抱有一些极端观点到显露暴力举动之前,从外表上极难察觉出来,除非那个人在社交媒体或电话中跟人有相关的交流。”
要在网络上进行监控也并不容易。彼得金指出,美国法律限制了执法人员对嫌犯的网络监督范围,因此要借由这个管道防止“独狼”袭击非常困难。
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成员卢比奥指出,对付潜在恐怖分子的另一障碍在于言论和拥枪自由被视为是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单凭一个人的言论不足以将他逮捕”。
有专家表示,伊国组织最初专注于在伊叙开疆拓土,欧美因此认为其威胁性不及发动九一一恐怖袭击的卡伊达。乔治亚州立大学高级研究员温特说,伊国组织应该被视为是国际恐怖组织,就激励追随者发动袭击而言,伊国组织的能力“看起来比以前更为强大了”。
上海企业宣传片制作